十年特輯 教育,會在何時、何地發生?

分享本文:

教育,會在何時、何地發生?

鄧美玲/上善人文基金會

 

 

教育,會在何時、何地發生?即使當了一輩子的老師,也未必能說個精準吧!特別是讀過沈從文的《我讀了一本小書又讀了一本大書》和大江健三郎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看到他們在各種匪夷所思的情境下,用各種感官恣意探索當下所在的一切;再反覆玩味沈從文說自己「不安於當前事務,卻傾心於現世光色,對於一切成例與觀念皆十分懷疑,卻常常為人生遠景而凝眸,這份性格的形成,便應當溯源於小時在私塾中蹺課的習慣。」,我不禁會想: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育或生命是否只有某種固定的形式?而教育的內容和學習者的生活之間,又該有何種適切的扣連?

 

成長時期在四處漫遊撒野,讓沈從文的生命與文學得到難以估算的滋養;但也許另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成功卻是因為蹺課時被老師抓回來狠狠訓斥了一頓,才得以成就的。教育之迷人、惱人,全因為她的對象是人、是變動不居的生命,所以她的可能性總是出人意表;所謂「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沈從文蹺課逃學時,總把裝著《幼學瓊林》、《論語》、《尚書》等「小書」的書籃託給土地公看管,而奔向鄉野田莊、街道商店這本活生生的「大書」,即使被父親恐嚇要剁掉一根手指仍樂此不疲。他說:「我的心總得為一種新鮮聲音、新鮮顏色、新鮮氣味而跳。我得認識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應當從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卻不須從一本好書、一句好話上學來。似乎就只這樣一個原因,我在學塾中,蹺課記錄點數,在當時便比任何一人都高。」

 

就因為時時把沈從文的情調放在心裡,對於教育的多種可能有了更多想像。當我們看到大家想從傳統文化找出教育的元素,卻單一的相信:只要孩子大量背誦古文經典,這件工作就算完了;我們的確感到不安。於是,我們決定選一條比較艱難曲折、也可能比較新鮮好玩的路走。一方面鼓勵大家做「經典教育」的教學實驗;一方面把飽含著「新鮮聲音、新鮮顏色、新鮮氣味」的自然生態與生活體驗納進來。我想:如果一個人可以把詩詞歌賦、經史子集背得滾瓜爛熟,卻失去了做為一個人的可親與溫暖,甚至自私自利,那麼不讀書也許危害還少些。

 

然而,如果有一種典範,那會是什麼?

 

曾經,在台北縣鼻頭角漁村,我們遇見一群通達人情事理的活典範。他們長期在風裡浪裡直接面對自己、面對天地,因此有一種久違的憨直與爽朗。他們溫馴的依照季節與歲時變化出海捕魚,嚴謹的依照風水方位修建寺廟,恭敬的把地方上最好的位置,一方面用來設置學校,一方面用來安置祖靈。例如:才讀了兩年書的王金火先生,從十八歲就有振興地方教育的心願,他因為自己在漁會任職,坐下來不會寫,該站起來說話時,得先抿一口酒才說得出話來,所以他的教育理念很簡單:讓子弟們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說。在他的大力奔走、全面配合、悉心照顧之下,當年原本面臨廢校的鼻頭國小保存下來了;再加上連續兩位熱力十足的校長,花了七、八年時間,共同把鼻頭國小和社區人士串連起來,十八位社區人士的住家、工作場所於是成為「社區教室」;捕魚的、渡船的、開餐館的、修理機器的,都是「社區教師」。孩子們現在不必挨打、罰跪、蹺課去探險,在老師帶領下,跟著上船看捕魚、到餐廳看廚師把鮮魚烹成佳餚,或者跟著老漁夫下海放養九孔苗。

 

經者,常道也。離開常道,離開活跳跳的生活,經典就是死的文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時代,是不斷創造生成的沃土;而人格、膽識、才能、情意的培養教育,是沈潛的、滲透式的。任何的教學規劃、課程設計,也許都比不上一個老漁夫躍入海中抓起一把九孔苗用力灑出去的身影、手勢、或眼神,在恰當的時間、地點跟氛圍下,恰恰把孩子怦然跳動的心眼打了開來。但是,所謂「啄啐同時」,一個敏銳的老師,更應善於適時將各種素材導入課程中,而鋪設一個利於醞釀、引導、深化學習的教學平台。因此,我們要努力的是,讓孩子參與放養九孔苗的活動之前、之後,老師可以做到什麼?當一個眾所矚目的社會事件發生時,老師如何藉機將包含情意、視野的知識判斷力給出去?站在充滿變化的教學現場,這才是最大的挑戰,也是身為教師的最高享受。

 

上善人文基金會在董事余安邦先生帶領下,在原有的「經典教育」實驗計畫中,同時參與「社區有教室」課程方案。這兩個看似南轅北轍的領域,進入教學現場,想要努力的願景和所遭遇的問題,其實是一樣的。想當年孔子帶著學生周遊列國,遇到什麼談什麼,隨手拈來、旁徵博引、從近取譬。但今天的教育是分割的、片段的。國語、數學、社會、自然各不相屬;生命教育、情意教育、鄉土教育、母語教育……,不教無以應付考核、考試;要教則時間不夠,因此老師怨聲載道、學童疲於奔命。

 

誠如余安邦老師在面對外界質疑「『社區有教室』是狹隘的社區主義」時所說的:「所謂『社區』,其實是等同於『想像的共同體』、『生命共同體』的概念;因此,我們生活所在的地區是『社區』;我們所屬的社群是『社區』,中華文化也是一個『社區』。」那麼,廣義的「社區有教室」,就是以孩子之生活世界為學習場域,舉凡孩子每日遭遇的不論大事、小事,都可以成為藉以引起學習動機的起點,並從此逐步建構其知識系統與情感智庫。

 

如何穿越各種現實阻礙而將想法落實,當然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我們之所以膽敢繼續挑戰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實因在這段時間的努力之中,我們自己也經歷了匪夷所思的內在改變,而這個改變是在不斷質疑、並隨時調整自己的動機、方法、目標之後發生的。

 

教育之迷人、惱人,不即是如此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