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慧英 (2001-2004理事長)

分享本文:

熱情與瘋狂 值得代代相傳

台北市家長協會十年了!前一陣子還沒有特意地去回想過去,只想到十年了,台北市家長協會未來要如何往前走。但近來為了籌備會員大會及十年特刊,不得不回首十年,檢視現在,展望未來。當靜下來,思考我們過去共同走過的路,我難抑心中澎湃。

一群「瘋子」 為教育努力

每年到了會員大會前,大夥兒都很緊張,一年下來忙著「做事」,好像「服務會員」的事做的並不多,然後就會開始檢討會員人數沒有大量增加的問題。每回的檢討就會再次釐清會員的角色:北市家協的會員,是因為認同協會理念而加入的,是來推動教育進步的,是來服務的。最後總是達成共識:我們需要更多具有「教育素養」、「運動理念」、「奉獻精神」及「服務能力」的家長加入協會。因此,會員人數自然沒有大量增加,然而我們也確認:我們服務的對象是北市的家長,是北市的孩子,他們並不需要加入會員,但當他們需要服務時,我們一定盡力協助。

回想著我們這群「瘋子」聚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我感動,我敬佩。從創會初期的前輩,到後來加入的夥伴,雖然來自社會各角落,可是談起教育時,那種「共同打拼」「心有靈犀」的感覺,一直是存在的。在這裡沒有「權位」、沒有「利益」,一群人就是談教育,談要如何讓台灣孩子們的教育更好。最近好幾次的經驗,我聽到許多家長夥伴,表達對北市家協這樣長期致力於教育的感謝,我知道北市家協這群夥伴的付出是被看到,而且受到肯定的。

新制家長會 在此奠基

北市家協最早是從推動「新制家長會」來維護發展父母教育權之行使,持續在台北市推廣「新制家長會」的理念與實務,至今許多家長會網站上的資料,都是北市家協的內容。早期協會內也曾經為是否要推動法訂「家長會聯合會」,有過激烈的討論,後來「推動聯合會」成案,也就在家長會自治條例上修正成立了四個家長會聯合會。在聯合會入法之前,教育局的相關教育會議均邀請北市家協出席,由於長期關注教育,協會代表一直都是北市教育政策的重要獻策及監督者。許多關鍵性的政策,本會都是重要推動者,例如詹智慧前理事長在國中小校長遴選辦法會議中,堅持要有家長會浮動委員的席次。此家長會浮動委員的設計,在當時曾激起校長團體的反對,但幾年下來,家長會浮動委員的設計,讓校長的表現在台北市已更傑出,而家長會由於參與校長遴選,因需凝聚內部親師共識,組織也逐年健全而成熟。

面對變遷 確認新定位

然而聯合會入法後,教育局幾乎已不再邀請北市家協出席會議,姑且不談聯合會組織一年一變的本質,在參與這些會議時是否稱職,北市家協沒有參與的空間已是事實。基於如此,有人戲稱北市家協在北市教育「邊緣化」,我個人一直不贊成這樣的說法。

所謂「邊緣化」的說法,其實是從「出席」北市教育局的會議的觀點來說。我倒認為,北市家協的確在過去在北市教育上過於「保守」。近幾年來,北市家協為了「家長團體的和諧」或是避免被說「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並未對於「教育局」、「市議會」、「學校」甚至「家長會聯合會」提出太多「觀察報告」。

我認為,當我們完成了第一階段「參與角色」時,我們更應替家長們來「監督」。

「教育局」、「市議會」及「學校」是用納稅人的錢在做事,「家長會聯合會」是受「法」保護,如果依「家長會會費上繳」的強制入會形式組成,「家長會聯合會」本身就應對「台北市家長」負責,受北市家長來期待及要求的。我這樣說,並不是想將「聯合會」與「協會」引為對立的關係,而是,經過這幾年的變遷,定位清楚任務明確後,彼此都要自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為了孩子及家長 繼續再努力

這幾年來,北市家協也許在北市教育事務上著力不深,但由本協會領導下,全國性家長組織得已成立,本會幹部透過全家盟在中央教育議題的努力,成效卓著。本會透過廣播及網站對「一般家長」的服務及影響力也是年年增升。

在協會創會之初,章程訂了「本會以結合家長,保障學生學習權益,維護發展父母教育權之行使為宗旨。」在2002年會員大會修改章程為「本會以結合學生家長,保障學生學習權益,促進家長教育權之行使,提升以學生為主體的優質教育為宗旨。」

看到北市雖有最多的資源,最高素質的行政、校長、老師及家長,但,北市學生在補習班穿梭的情形卻依舊嚴重,我們知道,都是因為大人們做的不夠好。因此,「提升以學生為主體的優質教育」我們還要努力。

面對教改,家長們的焦慮總是佔滿協會電話來尋求協助,協會最早是從推動「新制家長會」來維護發展父母教育權之行使,如今應該是回到「家長」協助他們。「促進父母行使教育權」的任務,還需要我們繼續做下去。

沒有人可以預料,十年之後,協會是否會像許多先進國家的家長團體一樣,不再限定是「在學學生家長」來容納我們現在這些人,也不知未來年輕的家長們,是否與我們現在一樣具有使命感,會如此「熱情又瘋狂」地來支持協會。但,我真的許願這「熱情與瘋狂」可以代代相傳,因為為了台北市的孩子,北市家協要做的事還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