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微光小太陽吧!
明雅是個早產兒,出生時僅有27周932公克重,據爸爸的說法大約只有兩個巴掌大。不只是從出生後就要面對各種器官的不成熟、視網膜易受高濃度氧氣的傷害、餵食困難、易受感染等嚴峻挑戰;在長大的過程中,更經歷了動作不協調、知覺敏感、注意力不佳的感覺統合障礙,和疑似有亞斯伯格症特質而帶來的人際關係困擾等難題,究竟她是如何過五關、斬六將地一路走來呢?
父母毫無疑問是她最大的貴人。除了媽媽從小費盡心力,照顧生理上瘦弱,心理上也有著易焦慮、緊張、敏感、生氣和過動等難養氣質的她,深情而理性的黃爸爸,則扮演著黏著劑和心靈導師的重要角色。他曾在女兒兩歲生日時寫下「因為媽咪太偉大了,爸比決定每年你生日時更要對媽咪好一點。所以就算要送禮物也是送給媽咪!你以後長大了也要記得在你生日時送媽咪好多禮物喔!」就在明雅因為很需要安全感,而時常黏著同學,嫉妒朋友們的情誼,反而讓朋友又一一離她而去時,爸媽掛保證「無論如何會當你最好的朋友」,幫她及時打了一劑強心針。明雅說其實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一而再、再而三的瓶頸裡,才慢慢發覺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雖然她常常難過於自己的狀態、否定自己,為了在校內被同學誤會、嘲笑甚至厭惡的處境,而感到傷心,但爸爸擔心她得知後會變得更憂鬱,直到她18歲時,才與她談及感統障礙方面的問題。然而,喜歡思考和內省的她卻提出「如果我們不是極力地希望扭轉、治癒孩子,而是去陪伴孩子試著接納自己的不同,進而內化成一股獨特的自信力量,孩子們會不會快樂一些?」
明雅的就學之路也是歷經波折,小學第一天放學,導師便告訴媽媽,她的情況過於特殊,應該無法在正常班級上課。於是開學沒多久,明雅在下午和傍晚的時間就轉到資源班上課,但是狀況並沒有因此而改善。直到小學三年級,在父母的多方查詢下,轉進了新竹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小的「融合班」,班上有三位導師、二十四名學生,當中有八位學生是身心障礙的孩子。在這裡,沒有排擠和歧視,多了諒解包容和友情。一直到小學畢業以前,這不僅是她求學當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也是助她日後點燃助人微光的極重要的孕育環境。
人是無法脫離朋友而獨自活在世界上的。縱使因為不擅察言觀色和太黏人而很難交到朋友,在融合班時還好有身患自閉症的樂樂,讓明雅有機會發揮她的「俠骨柔情」。還有從小三到高一參加的晶晶兒童合唱團,也讓她遇到很多真正的好朋友,讓她在傷心失落的時候,內心仍能充滿溫暖的力量。另外,文字書寫和彈鋼琴,亦是幫助她釐清思緒和平復心情的抒發利器。在國中到高一這段黑暗低迷的時期,她常利用課餘時間練琴和創作。而當明雅在高一提出自己真正想走的也許是「音樂」這條路時,父母便積極地為她查詢音樂學校的資訊,在認清非音樂科班出身的學生很難於台灣高中畢業後銜接升學的現實後,轉而想到可以結合她對法語的興趣,送她去法國學音樂。雖然老師們對此大多抱著比較保守的看法,但是爸爸認為明雅還是有條件和動力,因而鼓勵她「寧可到了法國,試過之後,發現真的難以達成,也不要連嘗試都沒有嘗試就直接放棄。」
明雅在父母的陪同之下到法國繼續高中的學業,經過三個月的適應就正式單飛。接下來又有那些奇妙的學習經歷和如何遇到她的初戀呢?那又是很長的故事了,建議您可以到明雅為了幫助和支持和她有類似情況的朋友們,而把自己曾經失落、挫折和迷惘的成長歷程書寫而成的「微光小太陽」書中一探究竟,也許您也可以從她發出的微光感受到溫暖,而點燃自己心中的小太陽,接續地照亮另一個需要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