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戲人生不是夢
在一個溫煦的午後,走進巷弄間隱身於舊公寓四樓的「不貳偶劇團」工作室,眼前所見是古色古香的神桌、戲偶、面具、寫著團名的畫幅和燈籠、精緻古董戲服的裱褙和國劇研究家齊如山的手稿,就這麼坐在長板凳上,一邊喝著烏龍茶,一邊聽著年輕帥氣的郭建甫,穿越時空,聊起年幼的他如何迷上偶戲⋯⋯
印象中約末三歲起,建甫就喜歡隨著曾到中國經商的曾祖父母,觀看電視的京劇。長大後還曾一度考慮是否要去學唱京劇,可見他對傳統戲劇的喜愛和著迷。除了看戲,畫畫是另一樣他喜歡做的事,從幼稚園起他就主動要求學畫。由於父母也很鼓勵他在小學的時候多嘗試和體驗各種活動,所以也參加過合唱⋯⋯直到小學三四年級時,在社團成果發表中無意間看到布袋戲的表演,勾起他幼年看戲的美好回憶,就開始一頭栽進社團學習布袋戲。到了國中雖然遇到斷層,他還是自己去尋求布袋戲的相關訊息,在寒暑假參加小西園的研習課,甚至在假日時會「一廂情願」地跟著劇團打雜當助手。雖然從小對學校的課業不是很有興趣,因為接觸了布袋戲,卻很喜歡看如隋唐演義、三國演義和西遊記等半文言的章回小說。
高中時,喜歡畫畫的他選擇唸復興商工美工科,但課外則繼續玩布袋戲。2005年他在偶戲博物館偶遇布袋戲大師,也是李天祿的長子陳錫煌,就開始在他門下從灑掃應對進退開始學藝。由於嚐過操偶的辛苦,他原來是想向同樣是國家級的布袋戲偶道具製作的老師學習如何縫製戲服和道具的,但師父不知怎麼知道建甫小學時有操偶的底子,因而勉勵他「布袋戲是綜合藝術,要先學會演出,才知道其他東西要怎麼做才合用。」從而每到假日就昏天暗地到師父家練基本功,做到可以變成「反射動作」。上大學則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因為師父當時已八十多歲,他想花更多的時間跟師父學習,不希望日後自己後悔,於是選擇念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的進修部,開始非常充實的大學生活。白天在劇團學習,晚上上課,再利用空檔時間接平面設計的工作,以賺取生活費。雖然每天從早忙到晚,卻樂在學習與工作,不覺得疲累。
家人對於他把布袋戲當成興趣在學並不反對,但若要當職業就有疑慮了。大學時,一開始的確是美術設計收入較多,但漸漸地從布袋戲而來的收入也可以養活自己。既然三十年來布袋戲仍得以撐持從業者生存,而今布袋戲也較少人做,若能以此興趣維生,不是也很不錯嗎?至此內心更加篤定與踏實的他,因為對布袋戲有自己的想法,想因應時代而對演出方式有所調整,因此在21歲還在唸大學時,就在師父的鼓勵下,成立了「不貳偶劇團」,他之所以會取這個名字,原來是要提醒自己堅持「專一不貳」的初衷⋯⋯
目前他雖然是校長兼撞鐘,但有長期合作的班底,而且夥伴多不是傳統出身,故較無包袱。他所要做的布袋戲,是有著「傳統精神、現代作法」。例如傳統的演出,文本很長,一齣戲演完可能要三四個小時,加上音樂、動作、舞台等,資訊量太大,繁複到幾乎令人窒息。因此他保留文言、漢字的口白,但簡化文本,而身段動作表現更加細膩,以補足語言的效果。重視氛圍的營造,但舞台不必然金碧輝煌,減少雕刻,以避免視覺干擾。因應室內演出迴聲較大而改為電子鑼鼓,以小提琴取代有違保育的蛇皮二胡等⋯⋯他認為傳統的存在必需富有意義,若因應時代有理由即可去變化,「當代」布袋戲若能持續一段時間,自然也會成為未來的傳統。否則若囿於傳統,無人青睞而走入博物館,終究會失去生命力。
「偶戲好玩的地方,就在於它可以替代真人,做到現實生活中做不到的事,完成夢想。」年方27歲的建甫,對於保存的最好,最有特色,深受外國人喜愛及華人社會重視,因而非常能代表台灣做外交宣傳的布袋戲很有使命感。目前他除了固定在偶戲館表演給台北市國小二年級的學生看,也有接戲偶的工藝製作和教學,自己演出或與其他劇團合作演出。他認為布袋劇團不應依賴政府補助,而要讓它融入常民生活,用常態的表演、技術課程,使這項傳統藝術能健全發展及延續。政府也應該在高職及大學開設木偶(物件)表演科系,以國家的力量將布袋戲的文本與表演形式用文字和圖像加以保存,方可成為後人加值運用及創作的素材。希望有朝一日,他的夢想終能成真。
不貳偶劇團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uniquepup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