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期6/25首聚:愛心回原點 天才的秘密愛知道:盧蘇偉的故事

098期首聚:愛心回原點_盧蘇偉的故事
榮譽領航員盧蘇偉如何從智商只有七十,變成幾十本書的作家的秘密?
日期:6/25(六)
時間:09:00報到09:30-12:00
地點:總團部 (士林區中正路104巷1弄2號)

 

 

151863

昕庭的心得分享:
今天看了”天才的秘密愛知道”的影片分享,盧蘇偉老師最打動我的一句話是”只要有信心,有毅力,有勇氣,再加上永不放棄的態度,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
之所以能夠成就盧蘇偉老師成為ㄧ位傳奇人物,創造成功背後的推手就是來自於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爸爸,媽媽,姐姐永遠的支持與鼓勵,永遠不放棄,讓他擁有無比的信心與力量,他才能克服重重難關,創造成功! 這個故事給我很大的啟發,永遠要給孩子最大的信心! 最多的支持!! 以及永不放棄的信念!!

碧貞分享:
因為6/25公司期中盤點要上班,無法參加6/25的月聚會-天才的秘密愛知道,所以去新竹愛團參加100期的月聚會,看完影片的心得,盧蘇偉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他有個不斷鼓勵他的父母,在師長否定他是腦震盪的豬,他的爸爸告訴他,他會越震越聰明,當他考十分的時候,爸爸叫媽媽剁隻雞腿給他吃,不斷鼓勵他,我想他智商70,但是卻能發展的很好,我覺得是他有一對永遠樂觀肯定他的父母,而我們的孩子智商都超過70,如果以相同肯定鼓勵我覺得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我發現發生的結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如何去看待他,父母如果是正面積極的,孩子也會帶給你正面的回應!上完課我告訴自己,我也要當孩子的啦啦隊,去鼓勵孩子支持孩子!

偉倫分享
天才的祕密愛知道
盧蘇偉老師智商只有70,但是當老師都罵他是腦震盪的豬,盧爸爸卻說蘇偉就算是豬也是全世界最聰明的豬而且越盪越聰明。
孩子是世界上最棒的禮物,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父母和老師永遠肯定孩子給予信心,賞識且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但是往往輸在終點,其實不論輸贏,過程是最重要的。
教導孩子學會信心、毅力、勇氣、永不放棄,一輩子受用。(6月25日)

湘虹心得分享:
作者得了腦膜炎,智商70,但他父母的態度信念影響他未來的成長。每個人會因為學習方法的不同,產生的結果也不同,但千萬別否定自己,而信心、毅力、勇氣和永不放棄說明世界無難事,給予孩子滿滿的愛能填補他們的不足。

惠琦心得分享:
盧蘇偉的演講,我在學校聽過,也影響我很深,其實人生說它短其實它也挺長的,我們常急於看到結果,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不要只看到求學現階段的成果,多給孩子正向的關懷引導及學習,他們的人生是會不一樣的。
我帶的課後輔導班有個智商67的孩子,爸爸對我們期望很高,希望我們把他三年級的兒子課業都教會,我做不到,所以我得到的評價只是一個【普通】,我其實沒關係,因為我知道自己沒放棄他兒子,只是我要強化他的自信,讓他覺得自己可以達到目標,而不是他永遠跟不上的進度、永遠寫不完的作業。
我給他的功課是背九九乘法,他背完一小段,他就可以跟其他學生一起出去玩,他最起碼學會日常生活要用到的東西,而不是放棄學習。
不是每個父母都像盧蘇偉的父母,希望我們可以稍稍彌補一些。

義峰心得分享:
我參加了99期我老婆的聚會後,是覺的很不錯,值得各位去聽聽看,給自己一個機會,學習參考盧蘇偉先生的成長過程! 有了感動之後,心裡才會有意願和動機想和自己的小孩共同成長,用心才會茁壯,生活才會真幸福。祝褔各位收獲滿滿!

曇湘心得分享:
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時,”家人的鼓勵,是孩子挫折感的排解良方”盧蘇偉先生這句智慧語錄,讓我感觸很深~要學習看小孩長處,多鼓勵少責駡~從不同角度看孩子,孩子的亮點就會有所不同


貴惠心得分享
1.愛—不放棄。
從白癡到天才的路。
沒有一個孩子是笨的,只是學習不一樣。
2.愛心回原點~盧蘇偉的故事。
一個人不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會什麼。
信心,毅力,勇氣,永不放棄,你一定做的到。

 

懿君心得分享:
6/25參加愛團的月聚會,觀賞盧蘇偉的影片。 裡面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盧爸爸教盧蘇偉要感恩—老師教你一個,抵得上十個,所以你對老師要有十倍的尊敬! 雖然盧家父母住在深山裡,沒見過世面、也不識字,但由於他們認真坦率的生活態度才能教育出不聰明卻凡事全力以赴、懂得感恩的盧蘇偉。
給我的啟示是:感恩要從小教,落實在生活上。 我那剛離婚的前夫不懂感恩,覺得別人的付出都是應該的,他最常說”沒什麼了不起”,這是他人格的缺陷,也導致了很多不好的事。 所以感恩與付出是我日後教育孩子的方向。


[在愛裡同行10]結網展團:用心陪伴、以愛守護的的大工程

 

DSC_0316

愛團100期2016年5月29日在新竹夥伴們歡欣鼓舞的喝采聲中隆重誕生了。
 
2007年001期培訓時,夥伴們問我,為何要說001期,而不說第1期?我輕描淡寫的回答:因為愛團一定會展到三位數字。其實,那時的我,只是直覺地有這樣的想像,對於如何做還完全沒個底。
 
如今回首,深覺愛團就是一個愛的工程,協力夥伴就是大主架,同學會是小支架,真正蓋樓的卻是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由於所有的志工都有家、有工作,能付出的時間與精力極為有限,無法浪費太多時間來摸索,因此在愛團三年(2009)就出現了第一版的”展團SOP”。
 
展團發電包,從CD飛到雲端
 
早期展團用簡單的excel、word來撰寫。我們將零零總總的檔案燒在CD片裡,稱之為”展團發電包” 。
後來有了Google雲端(感謝Google!),展團開始整合成兩大文件,展團記錄表有完整的展團程序,同學會文件櫃則是學員的資料。前者是事,後者是人,兩組試算表讓展團資料不在離散各處,更重要的是,讓總召做起事來按部就班有順序,有如依設計圖來蓋房子。過幾年,更有了Dropbox的雲端空間(感謝Dropbox!),工作人員隨時可以從雲端下載所有的檔案,包括影音(例如每一堂課當中的影片)、行政文書(例如名牌的套表列印)等等。
 
SOP,在前人的經驗上輕鬆蓋樓
 
2010年七月我們在三重舉辦了一場北區展團幹部工作坊,邀請夥伴們一起來研討展團的精神與工作內涵。展團分總召、節目組、輔導組、行政組、場  
務組五組,透過分組討論夥伴們的經驗know-how,轉成了更週詳的展團的SOP。由於夥伴收獲很多,九月又在台中與屏東辦了兩場。
DSC03441 DSC03480
DSC03636
所謂的SOP,並不是檔案,而是工作的程序。愛團一開始就不想以培養單一熟練的”展團團隊”,反而設定”一棒傳一棒”的推廣模式。也就是說,讓志工們都能參與展團,因為展團的過程就是一項強而有力的學習與反思。然而,這”一棒傳一棒”的模式,讓展團的工作變的不容易,因為每一次展團都得靠許多新手。帶領新手做事,需要花加倍的的時間與精力來溝通。這對同樣也是志工的展團總召來說,是非常吃重的負荷。SOP就是希望能協助幹部,花較少的精力,輕鬆帶領新手成員上陣。
 
話雖說如此,SOP的研發總是一改再改。我常有那種”為何不能更早就想到這樣做”而責怪自己怎麼這麼笨。但經驗畢竟還是靠一次次的錯誤累積起來。記得60期時我們才寫出培訓輔導員的PPT簡報,透過圖文說明輔導員工作。後來陸續製作了行政、場務的工作說明PPT。
 
五字月聚會,三代一起學習與成長
 
然而兩天培訓完,同學會的經營才是考驗,因為新期同學會需要持續學習成長,才有健全的團隊順利承擔下次展團工作。
早期展團一結束選出班長,就把班的經營交給班長,月聚會活動的設計與執行,都由班長帶領同學們一起來做。三十年前我在美國學習土地規畫時,正是公民參與觀念初興,二十年前我將第五項修練這本書奉為圭臬。我一直相信由下而上的組織,就像1998年擔任福林國小家長會長時,就是以”第五項修煉的學習型組織”為標竿。對於愛團同學會,我當然也相信各期應該成為學習型組織,長出它自己的樣子。
 
但後來發現這樣的做法太理想化了。雖有同學會順利完成12次月聚會任務,但班長卻累壞了,因為從零開始真的很吃力。最糟的狀況是辛苦展團出來的同學會完全停擺。即便同學們一直問,怎麼不辦月聚會?班長還是動也不動。也有班長很認真辦活動,但同學間卻冷淡相待。幾期下來,連展團招生都變成困難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同學會一旦經營不理想,後續就連展團的棒子都交不出去。
2013年九月我們辦了一場大輔導團培訓」,增加了展團大輔導團,總召不再是孤單的領導者。大輔導團多已有兩次以上展團經驗的學長姐,由他們來協助展團輕鬆了許多。
1237918_728434293840518_2134540191_n
2014年我痛定思痛,約了幾位鵝媽媽團的夥伴,我說我自己將跳進來連續當三次總召,希望他們支持我,讓直屬團再出發。87期由兩期77+83一齊展團,學長姐們也真的就跳進來再一次努力。我們重新擬定同學會月聚會的五字主題,內容都是愛團長期的推廣重點,同學們透過這些主題,更認識了愛團的理念與行動。新制度設計學長姐擔任帶領人,讓輔導期的學長姐也能夠在服務中持續成長與進步。
 
再出發,必然要熬過三期
 
後來087生了091,091生了097。上個月更是展099期,從宣示再出發已展了四期。直屬團再出發期間,我們不斷地修正制度,同學會經營漸漸地穩定了下來,隨著每七個月展一期的構想,今年四月99期誕生了。我也體會到「連續三期才足以突破困境,建立永續的基礎」。去年起太陽團、三重團、新竹團、雲林團分別也進行所謂的「再出發」,導入新制度並不容易,主事者要有心理準備,必須投入三期的時間來進行組織改造。主事者若在第一期時看到進展並不大就心生動搖而放棄,就功虧一簣。
 
展團,用心陪伴、以愛守護

曾有新學員對於SOP抱持遲疑地問:你們這樣不累嗎?每次都要帶新人。她真正想問的是:為何要這麼麻煩有SOP,愛團不是指揮少一點嗎?這樣的質

IMG_2646

疑我是理解的,畢竟多數新的學員看到的只是她(他)個人參與的點,來愛團只是想自我成長,太認真會讓人有壓力。然而,我知道所謂鬆散,就是鬆了,就是散了。推動愛團是我們對千萬家長與孩子的承諾,如果組織散了,我們如何能把這個志業傳出去?

這些年我深刻體會寧靜的力量。事情只是事情,心才是主人。我們常說:家庭第一、工作第二、愛團第三。真實是大夥兒都沒有太多時間在愛團裡磨針,因此希望大家不要花太多時間處理事,而聚焦在人與人心的相應。SOP只是工具,拿著工具完成一件事,並不表示我們會失去自我,反而是在這過程中,修練自己的寧靜。
整個愛團展團是總團的結網展團組在推動,但所有的SOP只是幫助大家好做事的工具,沒有各地協力夥伴的領導者真心投入,以愛陪伴志工夥伴,展團就成了只會蓋硬體沒有人味的蚊子館。在直屬團087期再出發時,雖然明訂學長姐來帶五次月聚會主題,首聚由大輔導團來服務等等新策略,但真正能讓它翻轉的卻是團隊的願力,然後陪伴,陪伴,就是陪伴。
話說回來,說不累是假的。要花那麼多時間與精神,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力與對人的愛,我們是撐不下去的。能做到100期,不只是我們將它當做搭架子的工程,而是用心陪伴與愛的守護。也許你會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從發生的事回頭看,我會說「以愛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
 
 
後語:我後來其實只當了087、091兩期的總召,因為團隊一起學習,很快就有夥伴能夠接手。特別在此謝謝017雪蘭、032蕙美、032淑敏、077純玉、083美鳳,還有把故事組也納入展團SOP的001玉子。小小心得:即使有SOP,也可以是學習型組織的。

[在愛裡同行9]蒲公英天使:信心、毅力、勇氣、永不放棄

 

蒲公英天使3

「天才的秘密,愛知道!
只要兩片影片就讓你(妳)感動落淚、自我反省,決心從此要好好支持孩子,成就孩子。」
這可不是廣告詞,而是真真實實發生在愛團的志業服務。

2010年底,愛團成立「蒲公英天使隊」開始到各地辦理「天才的秘密愛知道多媒體讀書會」。服務的對象最初只是希望爸爸媽媽們參加,有學校的正式親職講座、父母成長班,後來更是走入社區與里長合作,為里民服務,也與教會接觸服務,甚至到養老院聽長者們分享他們精彩的生命故事。近兩三年,年輕的天使們更是將這兩部影片擴及到高中、國中、小學及幼稚園,因材施教,與學生們一起討論生命教育的不同課題。

這個321的服務是三位蒲公英天使帶著兩個影片,宣揚一個理念。
三位蒲公英天使,是愛團志工再接受一天的「蒲公英天使培訓」後授證;
二部影片,是「全民大講堂-盧蘇偉 從白痴到天才之路」及「飛行少年」;
一個理念,就是「愛你一輩子」的理念。
 
至於為何選這兩部影片?怎麼來的?這麼多年下來,我常常覺得很多事情似乎都早以安排,很自然地發生。   
 
第一次見到盧蘇偉是在2007年4月1日愛團成立記者會。愛團初成立時,榮譽領航員都由老夥伴們幫忙邀約,親子教養名作家盧蘇偉是台中振寧與仁彰的老朋友,所以也就透過他們邀請擔任榮譽領航員。
 
2008年飛行少年紀錄片在台北電影節入圍, 紀錄一群因家暴或犯罪而遭到家庭與學校遺棄、身心皆傷痕累累的孩子,被收容在花蓮的更生團契,在更生團契總幹事黃明鎮牧師及板橋地方法院盧蘇偉觀護人的鼓勵及帶領下,這些孩子進行『騎一輪車千里環台計畫』。當時全家盟謝國清理事長大受感動,我們就在全國各地辦理了30場  ‎讓愛飛翔電影讀書會,參加讀書會者無不大受感動與啟發。
 
後來,不記得是怎樣的因緣,拿到全民大講堂的DVD,其中盧蘇偉「愛、永不放棄」的演講,分享他小時候因得腦膜炎智商只有70,卻在父母的支持下,克服困難成為觀護人與作家的故事。盧蘇偉的演講風趣感人甚是吸引觀眾。
PAGE1_7
在愛團成立三年多後的2010年,展團已經稍有成果,我就想應該設計一個服務志業,讓愛團志工可以去對外宣傳愛你一輩子理念。靈感乍現,何不就讓三位志工帶著這兩部影片,去宣傳愛你一輩子的理念!
0323-支持並成就每個孩子-009
依稀記得那是在與懿行前往南部的火車上,我分享著這個構想,懿行也覺得不錯,我們就一起幫這”看影片談教育”的活動取名。想出好多個名稱,最後懿行所提的「天才的秘密,愛知道」 多媒體讀書會成了定案。我就說,那這群把愛傳出去的志工,就稱做蒲公英天使吧!
 
雖然已經有多年的主持廣播節目經驗,但我必須坦誠我從來沒有受過什麼讀書會帶領人,或是說故事的志工的課程訓練。還好懿行多年前就已接受了完整的故事媽媽培訓,加上屏東秀芬與台中振寧的幫忙,北中南三梯次的「蒲公英天使培訓」順利完成,後來又持續辦理共達15期。
 
這兩部影片出品至今,也已經有好幾年了。看過的人也不算少,所以偶而會有夥伴提議要不要增加別的新影片!但說真的,沒看過的人也很多,而兩影片的故事對父母觀念的啟發一直是強而有力的。
盧蘇偉成長的故事一直很動人,他的成功來自於父親、母親的愛。播放這影片,帶領人不需闡述太多,影片自然就會引起家長們去思考,盧爸爸、盧媽媽雖然沒有受過很多的教育,卻知道用愛來帶孩子,他們不放棄蘇偉,鼓勵他、支持他。盧蘇偉演講會讓父母們反思自己是不是變得太功利,只在乎成績,沒有真正去欣賞自己的孩子,給孩子機會。
 
飛行少年記錄片,看到不稱職的父母給孩子深刻的傷害,要鼓勵這些受傷的孩子回到正常的人生,需要大人真心的陪伴與支持。當他們學會堅持,不輕易放棄,才會有成功的經驗。而這成功的經驗,他們才會不畏困難堅持下去。
 
由於這個多媒體讀書會主要是靠天使們自己對外接洽合作,對於沒有特殊人脈關係的志工而言並不容易。成立之初發生了一件令人難忘的事。032期的三位天使,慧燕、淑敏、蕙美洽商了新北市的某圖書館,預定在一個週末辦理。經過事前對單位的活動推廣說明,還認真的作場地探勘和節目預演。然而等到她們到了圖書館信心滿滿準備上場時,卻意外發現圖書館的宣傳沒有盡力,竟然連一個人都沒有出現。當他們回饋給我當時的狀況時,我心想:「糟糕了!這幾位志工一定很氣餒。」 沒想到,她們一看沒有人來,當下就決定當做練習,繼續把流程跑完。她們敘述那天的過程時,並沒有任何一點的怨言或是沮喪。現在回想起來,夥伴們的態度,正是兩部影片傳達的,有了正面積極的態度,最困難的事也不用害怕。這個三人團隊有著正向的思考,與樂觀面對問題的共感經驗,為後續一起服務的蒲公英天使,留下美好的示範。
 
最近幾年因為工作聚焦在展團的提升與進化, 我並沒有多餘時間能去幫忙這項服務計畫,但是還是有天使們持續在各地推廣。尤其是001期國瑛、032期美惠、077期安利,幾位夥伴堅持地推動著從不放棄。不過,當年蒲公英天使隊成立時,我曾誇下豪語,我們要辦1000場,看來至今才辦了120場,與預定目標還有一大距離。
 
但就像盧蘇偉的名言,信心、毅力、勇氣、永不放棄,只要我們繼續辦,誰說我們做不到?
2014年5月30日4 118

[在愛裡同行8]愛你一輩子家庭:團服圖騰深植家庭

2005年成立全家盟時,我們提出全國孩子支持網的六大服務志業,其中之一是溫暖的家。沒料到2007年愛團成立以來,最大的成就竟然是帶著父母去營造溫暖的家。

團服圖騰 深植家庭

為何我說「沒料到」?因為我們這些早期推動家長運動的人,都是關心學校教育而進入了家長組織。擔任全家盟創會理事長時,我發揮了自己理性思考的長處,致力在法制政策面,期望好的政策與法規能促使學校教育的改善。當時家庭教育並不是我們優先的工作項目。
 
然而,當發生社會事件時,總有人說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失敗。畢竟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學習場域,不管是良善的心、健全的體魄或是建立正面的自我認知,在現代的繁忙社會裡,一個溫暖的家更是每天在外打拼忙碌後,停靠休息的港口。愛團成立的第二年,我發現台灣並不熟悉聯合國自1993年就訂定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就決定在5/15召開記者會響應「國際家庭日」
我們提倡所有的家庭,不論是核心家庭、三代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新移民的多元文化家庭,或是繼親家庭,只要家中有孩子,能實踐「愛你一輩子」理念,就是「愛你一輩子家庭」。「愛你一輩子家庭」會瞭解每個孩子為獨一無二、各有所長的人,愛孩子原來的模樣,讓他做自己,提供孩子一個健康、安全、幸福的生長環境,讓他們在知識、情感、意志都能均衡的學習,讓他們具有遠大視野及終身受用的能力,並培養他們成為新世紀的好公民。
08051512s-6
為了讓更多人能理解「愛你一輩子家庭」,2010年起我們開始推動「讓愛上餐桌」、「親子共廚傳家菜」、「寧靜家庭」 等不同面向的活動。
DSC08934S
010年5月15日在風和日麗的自由廣場上,約有2,500人,615個家庭參與讓愛上餐桌活動,後續又在全國各地舉辦十場愛與品的對話座談會,公共電視、華衛電視台也邀我上談話節目裡討論這個議題。大愛電視台後來也做了兩年「讓愛上餐桌」的專輯。
 
2011年我們再提出「親子共廚‧傳家菜」的觀念,希望親子共廚,來傳承家庭的美好記憶。5/15在台北、新竹、台中市、台中縣、花蓮縣五個地點同步舉辦「親子共廚‧傳家菜」分享會,也在網路上辦理「親子共廚‧傳家菜」 圖文故事分享競賽。
 
2014-2015年在台北市家長協會、新北市家長聯合會的協助下,我們推動了「親子共廚傳家菜-幸福分享趴」。兩場上百人的Party,邀約鄰里的民間團體與家庭來參加,交流分享「我家的傳家菜」。來自各個團體的參賽家庭,親子一起精心準備佳餚,會場裡視覺與味覺都是美的享受。透過這個活動,我們與社區對話「愛你一輩子家庭」的理念 ,「溫暖的家 」 更延伸成為營造幸福「安康社區」的動力。
由於「親子共廚‧傳家菜」結合了親子共廚及傳家菜雙重的意義, 後來我們讓它發展成為每一期守護志工培訓後月聚會必辦的活動。各期的成果都非常精采,原本只是單純的家庭聚餐,注入了「親子共廚‧傳家菜」的意涵後,是歡樂Party,也是豐富的學習。
515愛你一輩子家庭日edm4ss
「親子共廚‧傳家菜」活動初期設計時,並不知迴響會這麼熱烈。原來,這麼簡單的概念,對重度依賴外食的現代家庭,並不是容易碰觸到的面向。也因為如此,這個活動總是讓參與者,無論父母、長輩或小孩,都體驗到它的正面價值,「愛」 的確就在共廚家傳料理裡傳遞著。家庭傳家菜的故事,也每每讓參與者感動,進而影響日後各個家庭的經營。
 
由於5月15日不見得會在週末,2014年我們就訂了五月第三週的星期日為「 愛你一輩子家庭日」,以後就固定在這一天辦活動。
 
今年適逢愛團成立十週年,「 愛你一輩子家庭日」擴大邀請愛團夥伴們回來團圓。雖然這天正是國中會考,還是有不少夥伴來參加。老夥伴新夥伴齊聚一堂,大人小孩的臉上掛著笑容,愛在會場溫暖地流動著,看來「 愛你一輩子家庭」不只是團服上的圖騰,更早已深植愛團夥伴的家庭裡。